Heinz Hankammer 在1960年代成立了 BRITA,公司名稱源自其女的閨名。而成立這間公司背後的想法:讓自來水變得更優質。先是用在車用電池上,不久後便用在家庭飲水上。1970年他推出了首款濾水壺且取得專利。他在自家花園裡開始生產濾水壺,在五十年的時間裡發展成為一家國際公司。
正式命名為 Haushaltswasserfilter I(家用濾水器 I)的首款濾水壺,是一個放在透明容器上,簡單又實用的漏斗。亮橘色的漏斗外形體現出1970年代的風格,其中的過濾原理又極具遠見。Hankammer 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和活性炭來減少水垢,還有不利於口感和氣味的物質,讓人們可以享受到更柔軟美味的水。從當時到現在,始終如此。


BRITA:五十年的歷史
德國的成功故事:從首款濾水壺到獲獎者。

茶水測試、專業回收、得獎設計
挑戰:Heinz Hankammer 知道使用過濾水來泡茶,可以泡出口感和外觀兼具的茶水,不過他要怎麼說服他人? 他想出茶水測試這一招。Heinz Hankammer 泡了兩杯茶,一杯是用一般的自來水,一杯是用 BRITA 的過濾水。待茶水冷卻後,用自來水泡出的茶水裡,茶水上浮現出令人不快的情況,另一條則是茶水清澈,帶有細膩的香氣。所有看過這杯茶水的人,都對它留下深刻印象。 Heinz Hankammer 馬不停歇地改進產品在技術方面的細節,又沒漏掉永續發展和責任等主題。一開始只能更換過濾材料。1979年,BRITA 的產品組合中才又加入了更換式濾芯。 從1992年開始,位於德國陶努斯施泰因(Taunusstein)的廠區開始執行回收舊濾芯的作業。BRITA 在這裡分離了濾芯中的活性炭和離子交換樹脂。接著在再生室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再生作業,以便再度用於新的濾芯內。 除了進行工程研究和擴大產品範圍,加入商業用途的專業級過濾器外,BRITA 也不斷投注心力在設計上。BRITA 的設計師奉行著 Heinz Hankammer「簡潔、實用、經濟」的座右銘,打造出今天的巨大成就。濾水壺 Navelia 於2008年榮獲日本優良設計獎,2009年獲得著名的紅點設計獎。
歐洲製造的品質
1980年推出專業級濾水器後,咖啡師與餐館老闆紛紛改用 BRITA 的濾水器。過濾水的口感極為美味,能夠讓咖啡、茶水和食物散發出完整的香氣,讓人食指大動。這個行業成長迅速,尤其是 BRITA 的過濾水可以保護昂貴設備。不再因為水垢而需要花費大把鈔票進行維修。醫院、護理之家、學校、幼兒園與辦公室也可以安裝自己的 BRITA 濾水解決方案。 1999年以來便擔任 BRITA 集團執行長的 Markus Hankammer,依舊對父親的遠見覺得讚嘆不已。當時他的父親「滿懷信心落實一項陌生技術,毫不遲疑地開發出一個全球利基市場。」BRITA 創造出如此龐大的濾水裝置市場,至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。 BRITA 在全球66國,共計28處國內外的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內,擁有1,827名員工,其中942名在德國總部工作。這個家族企業在德國、英國、義大利、瑞士與中國設有生產基地。
全球擴張
擴展全球業務是一項重要的策略目標。西班牙和法國是 BRITA 最早攻城掠地的市場。1980年代,加入了目前仍為重要市場的英國。BRITA 現於日本、中國、台灣與香港經營亞洲地區子公司。BRITA 日前還在土耳其開設了辦事處,這裡也是通往亞洲的門戶。 瞭解其他文化的飲水習慣,讓人們享用到更美味的飲水,是開發創新技術與現代產品的重要推手。據 Markus Hankammer 所說,這正是世界對 BRITA 的認識,它代表著「信任與專業知識」。